2014-12-30 | 洪申翰、王舜薇(綠色公民行動聯盟)
因執政黨立委以粗暴手段快速通過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》而起的「佔領國會」行動,締造了佔領立法院議場、佔領行政院等「史上第一」紀錄,其所彰顯的「公民不合作」意義,以及隨著事件發展不斷激發出的各類討論與民主實踐,都注定將成為重要的社會資產。
一場捲動數萬人參與的自主公民運動,不可能忽視群眾的異質性。有人憤怒於談判決議的黑箱過程、毀敗民主制度;有人以反自由貿易、反全球化的理路談反服貿;有人著眼於「中國因素」,憂慮中共以商逼政,反對與敵對勢力簽訂不對等經貿條款,造成生活文化價值潰守。
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長期推動核電與能源政策改革,以及其他環境、資源治理問題,看似和這次服貿爭議無直接關聯,但如果從民主體制潰敗、GDP至上的發展主義失控等面向來看,就會發現不同議題其實都面對同一套結構問題與壓迫。以下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們的參與位置。